2019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數十次提及“養老”。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答中外記者問,他再次強調了養老民生問題的重要:民生本身就是天大的事情,要抓住重點難點問題一件一件去做?,F在大數據顯示,“一老一小” 養老和托幼服務有困難。養老和托幼機構的發展跟不上需求增長的速度,怎么辦?我調研發現已經有好的經驗,就是重點發展社區的養老托幼服務,做到就近可及,普惠公平。要創新機制,對接群眾需求,發揮社會力量作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緊扣兩會、關注民生養老。值老年人健康環境專業委員會成立之際,由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下簡稱中國院)與中國老年保健協會老年人健康環境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的“老年人健康環境國際學術論壇” 于3月12日在中國院圓滿舉行。

論壇由中國院顧問總建筑師,中國老年保健協會老年人健康環境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劉燕輝主持,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秘書長俞華在會上做了重要講話。大會集結了建筑學、醫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的多位權威專家,深入研討老齡化問題與老年人健康環境理念與技術發展。
與會專家指出,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齡人口近2.4億,占總人口比例約17%,預計2030將提升至25%,2050將達到35%。未來龐大的老齡人群一方面將給養老服務帶來巨大挑戰,同時也將帶來“銀發產業“新的市場需求。國家強調大力發展 “社區養老“ ,如何建構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多渠道創新社區治理,發展健康的老年產業,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這對老年人自身和社會大眾都提出了認知層面的更高要求。
就此,專家們在研討會上從不同層面強調了 “更新老年理念“ 的重要性:目前,大眾對老年人的認知仍多局限在弱勢與被扶持群體的狹隘認知上,養老設施與服務配備還停留在滿足千人指標的基礎層面;隨著社會的發展,關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需求,激發老年人的創造力和提升老年人的生命價值將愈顯重要,這也將成為中國未來30年老年人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