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4日,一年一度的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風景園林專業技術交流會議如期舉行,會議由白偉嵐總工主持。院科技質量部張琰副主任、園林院林鷹院長、李鐵軍副院長出席了會議,包括園林專業院的全體在京員工共60余人參加交流。本屆交流會是我院園林專業院的第十六屆交流會。
交流會在張琰副主任的致辭中拉開序幕,張琰副主任贊揚了園林院全體同仁對專業技術的孜孜追求和共享精神;林鷹院長簡要總結了2018年園林院的發展狀況,展望了2019年園林院的發展愿景;白偉嵐總工用簡短精煉的語言講述了近年來勘察設計行業整合轉型、跨界融合的發展趨勢,并對進行項目匯報的技術人員表示感謝。
本屆交流會包括15個交流項目,涉及風景區規劃、城市雙修、國家公園研究、海綿城市建設、綠地景觀設計等多專業、多領域,體現了園林行業跨專業和跨界合作的特色。交流會精彩紛呈,充分展示了園林院近幾年的技術成果,臺上臺下積極互動、火花頻現。
《千佛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作為交流會的開場項目,報告從資源評價到總體布局,緊扣千佛山的文化核心,體現了千佛山“一山一水一圣人”的資源特色;通過設置多主題游覽路線,布局游賞設施,完善旅游系統,完美展現“山綠、山美、山靈、山趣”的規劃理念。
接下來的報告《西寧市綠地系統專項規劃》以海綿城市為切入點,辨識梳理了西寧綠地系統存在的問題,分析了西寧市“兩山夾一川”的特色河谷型城市綠地系統結構,融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確定了川谷城市海綿綠地的指標和類型,使大家也對當前城市的轉型發展有了深入思考。
《德勝街道街區整理計劃項目》是城市雙修的典型項目。報告細致分析了德勝街道的前世今生,從現狀調查和問題診斷入手,明確了德勝街道的形象定位,以“共享發展”的理念,重塑“生活、綠色、科技、文化”的關廂風采。
《北京市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保護發展規劃》是一個具有政治任務的研究性項目。報告立足于家、國、血脈的高度,全面梳理了現狀1500余處資源,以“四嶺三川一區兩脈多組團”的空間結構,結合文化與生態,開拓生態保護發展規劃的新思路,展現了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的山水畫卷。
《現階段國家公園的設立與管理研究--以京津冀地區為例》是集團下達給城建院的科研課題。該課題結合現階段公園設立的原則,參考了國際上國家公園的設立體制與管理經驗,編制了國家公園管理導則。
《灃西新城大西安中央公園(三期)設計》《常德柏子園匯水區域海綿改造工程》兩個海綿型綠地設計項目,分別總結了多情景下海綿公園水體設計“以需定量,以量定型”的山水空間布局手法,以及落實“海綿+”理念,協調處理居民訴求、設計目標達成以及成本控制要求等關鍵問題項目推進經驗。
濱河公園類項目有《河北復興區沁河河道生態綜合治理項目》《寧波甬新河濱河綠地景觀改造設計》和《漳州濱江生態公園(天寶段)建設工程設計》,在突出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的基礎上,地方特色景觀營造、智慧公園設計方面均有突破。
《楊梅竹項目》秉承公眾參與的設計理念,《成都市新都區泥巴沱森林公園工程》交流了作為民生工程的公園綠地建設過程中,園林設計師的角色擔當與經驗教訓,并闡述了設計師的情懷。
《漢口濱江國際商務區景觀綠化項目》《護城河環??破阵w驗基地》《漳州市華安縣真武山山地公園工程》等項目,小中見大,重點從場地特色資源挖掘入手,通過豎向設計、游徑規劃、場地微氣候調節、活動主題遴選等設計手法的有機結合,打造精品,展示項目特色。
本屆交流項目類型豐富,亮點紛呈,是一次有質量、有力量的專業學術盛宴,通過匯報交流,不僅檢驗了園林專業院技術隊伍,也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學習溝通機會,鼓舞了園林院設計師、規劃師在學術專業上探索熱情。最后,主持人白偉嵐總工寄語全體參會人員“日月如梭,斗轉星移。讓我們以抽絲剝繭的精神,堅持對園林的夢想和熱情,持之以恒,永不放棄!祝福園林院的明天更加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