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北京,天高氣爽。9月23-24日,由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筑學會工程建設學術委員會、《施工技術》雜志社主辦,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北京天施華工國際會展有限公司協辦,北京城建集團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團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城市住宅》雜志社支持的第四屆全國地基基礎與地下工程技術交流會在北京成功召開。近2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建設領域代表參加了此次交流會,與報告專家共同探討地基基礎與地下工程的設計、施工關鍵技術及未來發展。
9月23日上午,《施工技術》雜志社社長兼主編張可文致歡迎詞,正式拉開此次交流會序幕。在一天的議程中,共進行了16場精彩的主題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詳細介紹了我國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發展現狀,并針對當前隧道、地下工程設計、施工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議;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研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劉金波、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孫宏偉圍繞地基基礎工程的設計與施工分別闡述了常見工程事故的原因及風險控制要點;東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龔維明詳細解讀了《建筑基樁自平衡檢測技術規程》JGJ106-2014;中建三局中國尊項目副總工程師許立山、北京城建華夏基礎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仲建軍,分別介紹了中國尊超厚大體積混凝土筏板基礎施工技術、基坑開挖技術與地下空間的綜合開發利用情況;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錨固與注漿分會副主任委員叢藹森等專家,圍繞超大超深基坑支護設計與實施、軌道交通基坑安全風險評估及地基施工技術等做了主題報告。這些精彩報告引起與會代表的極大興趣和共鳴,會后代表與專家熱烈討論,積極互動。
為配合會議的召開,以《施工技術》增刊形式出版了會議論文集,共收錄論文97篇,評選出優秀論文30 篇。會上舉行了優秀論文頒獎典禮,為優秀論文作者頒發了證書。
9月24日,與會代表參觀了中國(北京)國際工程機械展(BICES)和北京中國尊項目。BICES創辦于1989年,是中國境內最早取得國際展覽聯盟(UFI)認證的工程機械專業展會,今年是第十三屆。與會代表觀摩新產品、了解新技術,感嘆施工機械、設備的快速發展將為建設行業帶來巨大利好。中國尊項目,高528米,建成后不僅是北京市最高地標建筑,而且是8度抗震區最高建筑。同時,代表們還參觀了CBD核心區地下工程,總面積約52萬平方米,建成后將成為北京市最大的地下公共空間,是北京市開挖深度最深、面積最大、功能最復雜的地下工程項目。通過一天的參觀、考察,代表們領略了當前國內外最先進的施工機械、設備,又考察了北京第一高樓建設情況,可謂收獲頗豐。至此,第四屆全國地基基礎與地下工程技術交流會圓滿閉幕。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土地資源的日益緊缺,地基基礎及地下空間的開發和利用成為一大發展趨勢,可以說,地基基礎和地下工程走進了百花齊放的時代,為從業者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而同時,這又是一個極具挑戰的時代,基于地基基礎、地下工程的特殊性,需要過硬的理論、豐富的經驗,才能夯實基礎。第四屆全國地基基礎與地下工程技術交流會的召開,恰逢其時,總結了近兩年地基基礎、地下工程的最新技術和研究成果,為未來發展提供了借鑒與參考,同時開拓了從業者的思路,豐富了技術儲備,為行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