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城市正進行一場雄心勃勃的“綠躍進”。深圳目前全市在建綠色建筑面積突破1000萬平方米,已成為全國乃至世界上在建綠色建筑面積最大的城市。這是昨日來自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的消息。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李臺然近日率檢查組對深圳建筑節能實施情況進行檢查時認為,深圳“綠色建筑之都”已具雛形。
而在這場如火如荼的“綠躍進”中,社會公眾無疑需要更多的關注和思考
五年內擬建2000萬平米
據市住建局介紹,在“十一五”期間,全市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項目共有177個,涉及建筑面積達622萬平方米。今年深圳組織申報了國家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重點城市,擊敗了北京、上海等直轄市,獲得國家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重點示范城市稱號。
根據要求,今明兩年深圳要完成改造公共建筑面積400萬平方米,國家補助資金8000萬。目前先期補助資金4800萬已經到位。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迎來良好發展機遇,有望上一個臺階。
新建綠色建筑發展尤其迅猛。來自住建局的數字,在“十一五”期間,全市新建節能建筑面積5000萬平方米,太陽能建筑應用面積1000萬平方米。目前在建綠色建筑面積突破1000萬平方米,已成為全國乃至世界上在建綠色建筑面積最大的城市。出現了如建科大樓、華僑城體育中心、京基100等一大批具有全國乃至國際影響的綠色建筑項目。
深圳打造“綠色建筑之都”,其實并不偶然。
2010年1月16日,深圳五洲賓館,兩個男人的手緊握在一起,30歲的深圳再擔重任,國家支持將深圳打造成全國乃至世界發展低碳生態城市的典范。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以及當時的深圳代市長王榮共同簽署了有關部市共建國家低碳生態示范市的框架協議。這意味著深圳正式成為國家第一個低碳生態建設示范市。此刻,距離深圳大手筆推動光明綠色新城實驗,尚不足3年。
綠色建筑是低碳生態示范市建設的重要一塊內容。深圳提出,到2015年,深圳全市將建成綠色建筑面積2000萬平米。若以戶均200平方米計,這個綠色建筑面積總量將覆蓋到10萬戶家庭。一名美國學者在參觀了深圳的綠色建筑項目后,曾對南都記者感嘆說,以政府之力如此大規模推進低碳生態項目,在美國是不可想象的。
綠色建筑亟待百姓知
值得指出的是,在未來五年深圳要完成的2000萬平方米綠色建筑面積中,保障性住房占了約1300萬平方米。
而此前,深圳的綠色建筑基本是大型公共建筑,如辦公樓寫字樓酒店場館等。在政府部門組織的市民參觀活動中,曾有不少市民提出,綠色建筑很不錯,但是感覺和普通市民相距很遙遠。在普通住宅中,打造綠色建筑的并不多。
由此,保障性住房成為突破口。市住建局一名相關官員介紹,因為成本等因素,普通地產商對綠色建筑興趣并不大,而深圳為了大規模鋪開綠色建筑建設,只好先行在保障房上推廣。去年9月,深圳決定,全市所有新建保障性住房必須按照綠色建筑標準建設,并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和使用綠色再生建材產品。此舉被視為深圳建設低碳城市,打造綠色之都的重要舉措。不過,也有市民質疑,綠色標準會不會拉高保障性住房的售價租價。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中心深圳分部執行主任王蒲生對住宅產業化曾做過專題研究。他指出,綠色建筑是建筑發展的趨勢,但在實際推行過程中,尤其是綠色保障性住房上,政府應該制定一些激勵措施,加大投入,不應把推行綠色建筑的成本過多分攤到老百姓身上。
隨著深圳大規模推進“綠色建筑之都”的建設,各種“綠色建筑”將和市民生活越來越近,深圳向“綠”已經不可阻擋。不過,整個社會對“綠色建筑”的關注仍然較少。進一步降低“綠色建筑”成本,推廣綠色建材和技術,讓更多綠色建筑飛入尋常百姓家,無疑應當成為政府部門下一步的重點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