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度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授獎項目名單(華夏獎字〔2021〕第1號),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本屆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中榮創兩個歷史之最!
獲獎項目總數高達29項
創集團歷史獲獎總數之最!
一等獎獲獎數量高達7項
創集團歷史一等獎獲獎數量之最!
此外,集團及其二級企業以榮獲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9項、三等獎13項的優異成績,再創歷史記錄。
2020年,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順應國家科技創新驅動發展趨勢,克服疫情不利影響,堅持以科技創新作為第一生產力,大力推動集團公司創新體制建設及科技成果轉化,取得了豐碩科技成果?!笆奈濉逼陂g,集團公司將進一步激發科技創新活力,以“做強支撐力科技、做優品牌科技”為目標,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技術影響力,再攀科技創新高峰。
“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是以社會力量辦獎形式設立的全國建設行業最高科學技術獎項,旨在促進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推動科技進步、提升技術水平、培養科技人才,全面提升建設行業綜合科技創新水平。
此外,集團及其二級企業以榮獲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9項、三等獎13項的優異成績,再創歷史記錄?! ?020年,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順應國家科技創新驅動發展趨勢,克服疫情不利影響,堅持以科技創新作為第一生產力,大力推動集團公司創新體制建設及科技成果轉化,取得了豐碩科技成果?!笆奈濉逼陂g,集團公司將進一步激發科技創新活力,以“做強支撐力科技、做優品牌科技”為目標,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技術影響力,再攀科技創新高峰?! 叭A夏建設科學技術獎”是以社會力量辦獎形式設立的全國建設行業最高科學技術獎項,旨在促進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推動科技進步、提升技術水平、培養科技人才,全面提升建設行業綜合科技創新水平。

以第一、第二完成單位獲得的一等獎項目
項目名稱:城市污水處理系統運行特性與調控機制
完成單位: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同濟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
參與人員:鄭興燦、尚巍、金鵬康、張昱、游佳、陳軼、陳榮、吳冰、董濱、董文藝、高晨晨、劉志剛、王宏杰、張文安、隋克儉
項目簡介:本項目首次完成城市污水處理系統從產生源頭、收集輸送、凈化處理、資源利用到接納水體全過程各關鍵環節的工程運行特性、作用機理、影響因素和調控機制的系統性研究,闡明了城市污水管網污染物轉移轉化、除磷脫氮功能微生物響應、污泥膨脹及生物泡沫、污泥穩定化、微量污染物遷移轉化、接納水體水質演變的全過程,為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系統設計建設、優化運行、標準政策制定、問題診斷和效能評估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指導基礎和技術支撐依據。
項目名稱:建筑水系統微循環重構技術研究與示范
完成單位: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工業大學、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天津市華澄供水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天津生態城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北京明銳誠升節水科技有限公司
參與人員:趙鋰、劉永旺、李星、張磊、趙昕、安巖、李軍、王國田、吳俊奇、李久義、匡杰、王睿、沈晨、李建業、錢江鋒
項目簡介:本項目以建筑水系統中與居民生活和健康安全密切相關的焦點為核心,開展核心技術的應用研究、設備研發、標準編制,構建完整的建筑水系統“微循環”技術體系,系統性地解決居民給水水質安全性及排水衛生性問題,實現龍頭水水質顯著提升與穩定達標,消除排水系統反臭氣現象,構建安全高效、節水節能的建筑水系統。
項目名稱:《民用建筑設計統一標準》GB 50352-2019
完成單位: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中建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參與人員:顧均、朱茜、杜志杰、張建斌、劉玉龍、許世文、鹿勤、單立欣、劉德明、張麗萍、馮志濤、徐鋒、李軍、柳澎、陳曉青
項目簡介:本項目標準作為各類民用建筑設計和民用建筑設計規范編制必須遵守的共同規則,是重要的通用標準之一,對保障民用建筑的功能和質量,確保建筑使用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保護環境,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指導和規定作用。對規范民用建筑設計要求具有標桿性作用。
項目名稱:百年住宅新型建筑體系與關鍵技術標準研發實踐
完成單位: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綠地控股集團、寶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當代節能置業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海爾家居集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國標建筑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參與人員:劉志峰、劉東衛、伍止超、周靜敏、邵磊、賈麗、朱彩清、楊家驥、川崎直宏、閆英俊、秦姍、郝學、李昕、婁霓、劉西戈
項目簡介:本項目以國際先進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創新引領了頂層設計,提出了新理念、新標準、新體系和新供給,引領了我國住宅可持續建設的新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和集成關鍵技術。
項目名稱:建筑信息模型分類和編碼標準
完成單位: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設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原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BIM中心)、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上?,F代建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悉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
參與人員:羅文斌、于潔、王春光、謝衛、高承勇、王國儉、魏來、過俊、焦安亮、卜一秋、莊惟敏、陳宇軍、張金月、張學生、王新平
項目簡介:本標準第一次全面地總結和規定了我國建筑工程領域的信息分類。提出了完善的分類框架并做了具體的規定,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達到國際水平,對我國BIM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項目名稱:黑臭水體仿生修復技術研究與示范
完成單位: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天河水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學、南京市建鄴區環境保護監測站、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浙江開創環??萍脊煞萦邢薰?br />
參與人員:陳永、王國田、李久義、張文慧、許元敏、屈森虎、溫禾、朱玉璽、朱成、鄭丹、謝勝、王錦、張彬、史騰華、贠金娟
項目簡介:本項目在大量黑臭水體工程案例的調研基礎上,針對南方河網密集中心城區河道治理特點和需求,構建基于仿生修復原理的技術體系并研發了系列技術設備和裝置,從人工適度干預治理到恢復水體生態本底,快速、經濟、實用。項目形成了成套技術應用支撐工具、技術手冊和一批示范應用。
以第一、第二完成單位獲得二等獎項目

以第一、第二完成單位獲得三等獎項目

以其他序位為完成單位獲獎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