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科技創新 > 科技動態
|
|
《建筑碳排放計量標準》發布實施 |
|
發布時間: 2014-12-24 |
[特大 大 中 小] |
首部采用中、英雙語編制的中國工程建設協會標準《建筑碳排放計量標準》CECS 374:2014(以下簡稱《標準》)已由中國計劃出版社出版。根據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第176號文的公告,《標準》已于2014年12月1日開始施行。
《標準》于2010年納入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2010年第二批工程建設協會標準制訂、修訂計劃》,由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主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中國21 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住宅實驗室、天津大學、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人居專業委員會等機構參編,于2013年完成意見征求,2014年完成送審和報批。在研制過程中得到“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城鎮建筑碳排放計量標準及低碳設計關鍵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編號:2011BAJ07B02)”的經費支持以及各行業專家的支持與肯定。
《標準》結合國際相關標準和實踐經驗,根據我國建筑碳排放活動單元過程的特點與控碳需求,采用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追蹤的方法學,提出建筑碳排放數據采集、核算、發布的標準化計量方法,規范新建、改建和擴建建筑以及既有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各階段由于消耗能源、資源和材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CO2)碳排放計量,做到方法科學、數據可靠、流程清晰、操作簡便?!毒┒甲h定書》規定的其它溫室氣體計量亦可按本標準執行。
《標準》共分5章,包括總則、術語、基本規定、清單統計法、信息模型法。規定了建筑從材料生產、施工建造、運行維護、拆解直至回收的全生命周期過程中進行碳排放計量所要采用的方法與原則?!稑藴省吩凇案戒洝敝刑峁┯糜诓杉ㄖ魃芷陔A段活動水平數據和碳排放核算的計算表單,并提供常用能源的碳排放因子,可對建筑進行完整、統一的碳排放數據采集、核算、發布。
《標準》根據我國建筑在設計建造和運行管理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基于工程建設資料和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進行建筑碳排放計量的兩種方法,供用戶選用;對計量建筑碳排放所涉及的活動水平數據以及碳排放因子的采集工作,從內容范圍、采集方法、來源渠道以及質量要求等方面都做了相應規定;對建筑碳排放數據核算,給出了全生命周期各階段的碳排放計算模型、相關計算參數及其選用條件;對計量結果的發布形式、發布內容等做出統一規定。
《建筑碳排放計量標準》的通用性和可靠性,在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得到了應用和驗證,在北京市綠色建筑適用技術推廣中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計量和減排評估服務,在國家綠色建筑標識項目申報管理平臺及建筑樣本數據庫建設中發揮了技術支撐作用。

|
|
瀏覽次數: [打印][關閉]文章來源: |
上一篇:第41屆CIB W062建筑給水排水國際論壇通知
下一篇:滑軌式封堵板防護 填補國內技術空白——2014年通車地鐵線路人防工程驗收觀摩會成功召開 |
|
|